追和柳恽大全

  • 《送宗判官归滑台序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②乡:故乡。这里是指京城长安。融州:唐武德四年置,古称融州、玉融州,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县。②燃:燃烧。萁: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。釜:锅。泣:小声哭。

  • 《凤栖梧·衰柳疏疏苔满地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①羁人:旅人。隅:角落。①停云:凝聚不散的云。罇:同“樽”,酒杯。湛:没,有盈满之意。醪:汁滓混合的酒,即浊酒,今称甜酒或醒糟。这一句说酒罇之中斟满新酿之醪。列:排列。初荣:新开的花。愿:思念。言:语助词,无意义。从:顺。不从:不顺心,不如愿。弥:满。襟:指胸怀。①腊酒:腊月里酿造的酒。足鸡豚: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。足:足够,丰盛。豚,小猪,诗中代指猪肉。(27)碣(jié)石、潇湘:一南一北,暗指路途遥远,相聚无望。

  • 《江上吟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①  长沙王:指西汉长沙王吴芮的玄孙吴差。太傅:官名,对诸侯王行监护之责。谪:贬官湘水:在今湖南境内,注入洞庭湖。贾谊由京都长安赴长沙必渡湘水。《离骚》赋:楚辞既称辞也称赋。汨罗:水名,湘水支流,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。因自喻:借以自比。(27)碣(jié)石、潇湘:一南一北,暗指路途遥远,相聚无望。①早岁:早年,年轻时。那:即“哪”。世事艰: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。“中原”句:北望中原,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。中原北望,“北望中原”的倒文。气,气概。

  • 《蝶恋花·梦入江南烟水路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④张良椎:《史记·留侯传》载,张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韩国的丞相,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,他一心要替韩国报仇,找到一个大力士,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,在博浪沙(今河南省新乡县南)伏击出巡的秦始皇,未击中。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,封留侯。苏武节: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载,汉武帝时,苏武出使匈奴,匈奴人要他投降,他坚决拒绝,被流放到北海(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)边牧羊。为了表示对祖国的忠诚,他一天到晚拿着从汉朝带去的符节,牧羊十九年,始终贤贞不屈,后来终于回到汉朝。①许道宁:宋河间人,一作长安人,善画,自成一家。

  • 《夏日田园杂兴·其七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①秋浦:唐时属池州郡。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。①逐:随,跟随。《玉篇》:“逐,从也。”这里可作迎合解。①九月八:九月九日为重阳节,有登高赏菊的风俗,说“九月八”是为了押韵。杀:草木枯萎。

  • 《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④张良椎:《史记·留侯传》载,张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韩国的丞相,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,他一心要替韩国报仇,找到一个大力士,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,在博浪沙(今河南省新乡县南)伏击出巡的秦始皇,未击中。后来张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,封留侯。苏武节: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载,汉武帝时,苏武出使匈奴,匈奴人要他投降,他坚决拒绝,被流放到北海(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)边牧羊。为了表示对祖国的忠诚,他一天到晚拿着从汉朝带去的符节,牧羊十九年,始终贤贞不屈,后来终于回到汉朝。②怜:喜爱。清阴:形容苍劲葱茏的样子。溪上:一作“谷口”。⑩于:语助词。征:行,这里指时光流逝。

  • 《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②楼船: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,又名明轮船、车轮柯。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,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。瓜洲: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,与镇江隔江相对,是当时的江防要地。铁马:披着铁甲的战马。大散关:在今陕西宝鸡西南,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。①小娃:男孩儿或女孩儿。艇:船。白莲:白色的莲花。

  • 《水调歌头·秋色渐将晚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④缲:同“缫”,抽茧出丝。④随意:任凭。春芳:春天的花草。歇:消散,消失。王孙:原指贵族子弟,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。留:居。

  • 《饮中八仙歌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(29)乘月:趁着月光。①羁人:旅人。隅:角落。③塞上长城,比喻能守边的将领。衰鬓:年老而疏白的头发。斑: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。

  • 《墨子·02章 修身》

    【作品介绍】 ②争将:怎把。无期别:死别;无期重逢的离别。一度:一次。③俶载:指始事,开始从事某种工作。③晚:晚照或晚气。①  清凉:山名,在南京市西。又名石头山。山上昔建有清凉寺,南唐建有清凉道场。相传为避暑官。寺已废。胚胎:此指小仓山为清凉山余脉。雨花台:在南京市中华门外。相传南朝梁时期天监年间(502—519)云光法师讲经于此,感天雨花,因而得名。莫愁湖:在南京市水西门外,相传为南齐时莫愁女居处而名。然而莫愁湖之名实始见于宋代。钟山:在南京市中山门外。又名金陵山、紫金山、蒋山、北山。是南京主要山脉。冶城:故址在南京市水西门内朝天宫附近,相传吴王夫差冶铁于此,故名。孝陵:在南京市中山门外钟山南麓,为明太祖朱元璋陵墓。鸡鸣寺:在南京市区北鸡鸣山,梁时与此始建同泰寺,后屡毁屡建。明代洪武年间(1368—1398)在其旧址建鸡鸣寺。